当前版面所有热区顶点:
  • 左上: 76,507 右上: 1380,507 右下: 1380,1170 左下:76,1170
  • 左上: 76,1234 右上: 587,1234 右下: 587,1639 左下:76,1639
  • 左上: 76,1705 右上: 587,1705 右下: 587,2014 左下:76,2014
  • 左上: 76,2081 右上: 580,2081 右下: 580,2483 左下:76,2483
  • 左上: 81,2361 右上: 313,2361 右下: 313,2468 左下:81,2468
  • 左上: 861,73 右上: 1644,73 右下: 1644,457 左下:861,457
  • 左上: 604,1210 右上: 1370,1210 右下: 1370,1770 左下:604,1770
  • 左上: 1396,516 右上: 1636,516 右下: 1636,889 左下:1396,889
  • 左上: 1396,947 右上: 1644,947 右下: 1644,1282 左下:1396,1282
  • 左上: 1391,1341 右上: 1636,1341 右下: 1636,1714 左下:1391,1714
  • 左上: 616,1798 右上: 1620,1798 右下: 1620,2089 左下:616,2089
  • 左上: 619,2144 右上: 1629,2144 右下: 1629,2464 左下:619,2464
  • 当前期 发行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期刊号:第10858期

    关注广东省中医院·上篇

    中医院的急危重症突围

    下一篇 | 返回目录
    • 放大
    • 缩小

      过去20多年,广东省中医院的门诊量一直排名全国医院之首,2017年门诊量达712.6万人次。在优质医疗资源集聚的广州,一家中医院如何能够独占鳌头?近期,《健康报》社记者团队在该院采访发现,突出急危重症的策略和覆盖生命全周期的诊疗布局背后蕴藏着大智慧。

    首席记者 姚常房

      中医药能否应对急、危、重、疑难、复杂病?广东省中医院用8年的实践给出了肯定而具体的答案:突出急危重疑难复杂病诊治,让中医能力更强。在该院的急危重症病人治疗中,中医参与率达100%,纯中医治疗率为86.5%。

    ■8年前种下一粒种子
      
    “截至去年,这个病区有40张床位,共收治了7391名病人。危急重症收治率达65%以上,救治成功率达92%,平均住院天数从17天左右降到11.8天。”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口中的病区正是名声在外的中医经典病房。

      2010年,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了中医经典病房,探索中医药在救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急危重症中的作用。据了解,目前运用纯中医治疗各种肺部感染超过600例,治愈好转率达93%。中医经典病房还融合了“杏林寻宝”的各类方法。以前,为缓解患者的痛症,中医经典科经常使用止痛药。现在,脐针技术取代了止痛针,效果更加立竿见影。而脐针正是广东省中医院“杏林寻宝”活动已发现的300多件宝贝之一。该项活动自2009年开始,所有被寻到的“宝贝”,会通过跟师的方式落地生根,并加以研究提高。

      “为什么当时要做一个纯中医病房?纯中医病房应该怎么建?能收什么病人?”为解答这些问题,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曾带队到全国各地考察,发现很多纯中医病区,收的都是慢性病患者。对此,吕玉波有新想法:要想展示中医药临床疗效与能力,不应该忽视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

      杨志敏说,中医经典病房当时定位的病种首先是危急重症,其次是复杂疑难疾病。8年来始终走一条路,那就是疗法上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以西辅中,以经典为研究主体、以临床为研究核心、以疗效为研究目标。事实证明,这样的道路,广东省中医院走通了。她举例,医院目前感染类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率少于10%,激素使用率少于5%。对一些心血管疾病,例如急性心衰发作,扩张血管和强心利尿药用得很少,甚至完全不用。

      “这么重的病人,医生来自哪里?”这是很多人共同的问题。据了解,中医经典病房的医生首先要经过重症ICU和急诊培训,有现代医学背景。“这样才能识别病人什么时候是重,什么时候危及生命,什么时候应该用现代医学的补救手段保证病人安全。”杨志敏说,我们建立了独立监护病房,有一体化的监护体系,保证病人整体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支撑保障。

    ■大胆突破思维禁区

      现今,中医经典病房与急诊和ICU联动成为广东省中医院“金三角”,主攻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这两个科室,以往是运用中医药最少的地方。”吕玉波说,如今每年评价专科时,都要求其必须能拿出50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的急危重复杂疑难病例,由此推动所在专科的中医药水平提高。近期,医院又新开设了疑难病门诊,作为中医经典病房的延伸,采用预约会诊制度,为疑难杂症患者提供一站式中医诊疗服务,对全院各专科起到了辐射作用。

      杨志敏表示,医院建立了几种方法去统领所有复杂疾病的治疗,总结起来有救逆法、阻断法、降逆法、托透法等。不要有炎症就必须用抗生素,也不要见热治热,不要一有肺炎就用清热药,一有高血压就用天麻钩藤汤……要打破“一症一方”的常规思路,全面回归经方。“大胆突破了一些思维禁区之后,感觉完全是另外一片天地。”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而营养状态又直接影响患者愈后。因此,营养支持必不可少。为此,广东省中医院制作了危重症患者饮食指引,药膳“寓医于食”。

      除中医技术跟得上,现代化服务手段在护航急危重症诊治时,作用也不可小觑。“中医经典科依靠纯中医手段治疗急危重症,用药比较特殊,如果煎药服药的方法不对,就可能出事。比如附子等毒性中药,都有严格的煎煮服法。”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介绍,中医经典科目前有18个大群,每个群500人,还有18个医生门诊病人跟踪群。医生会在群里为患者答疑解惑,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

      “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一边做临床,一边做研究。从第一个案例开始,收集医案、发布医案,并对一些有苗头的新方向,如肺炎、心衰,院内给予立项进行循证研究。不过,我们也存在一些困难。如重症监护设备太少,没办法集中监护,希望每个床单元都能有;药房支撑方面,我们准备了一些小包装的药物,但还有临时配药、临时煎煮的问题,要建立独立药事服务区,满足各种用药;要建立名医数据库、中医经典数据库,构建危急重症知识体系平台……”当下,杨志敏的任务清单还有长长的一串,而这正是广东省中医院急危重症全面突围的生动注脚。

    ■目标是构建“完美医学”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说,中医一定要姓中,这是医院的历史使命,也是百姓的切身需求。中医和西医视角不同,体系不同,方法不同,但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人类健康。我们所做的,就是让中西医优势汇聚,有机融合,构建一种超越纯粹中医和纯粹西医、最有益于患者、临床疗效最优的完美医学。

      面对急危重症问题,能用中医药治疗固然好,但中医药也有局限,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吕玉波表示,一方面要挖掘整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不排斥现代医学的优势,所以医院提出“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我们认为,应该用中医的思维来面对病人,也要用现代的监测手段监控病人的生命指征,保证患者安全。所以在人员安排上,业务骨干由有中医背景、又在ICU工作过的人担当,他们能够拿捏病人的病情发展。如果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别硬来,该上现代技术手段时就一定要上,保证医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探索挖掘中医优势的道路上,广东省中医院从未停下脚步,并不断给自己出难题:必须用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给中医药找准切入点并让其发挥作用。

      一个病接一个病地研究,明确其切入点。广东省中医院用这种看上去最“笨拙”的方法,硬生生撬开了中西结合的新口子。吕玉波表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发挥,可以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在疾病发展的某个关键环节、某个阶段、某个侧面。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0VDPETR】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