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所有热区顶点:
  • 左上: 76,494 右上: 1380,494 右下: 1380,1020 左下:76,1020
  • 左上: 76,1081 右上: 580,1081 右下: 580,1413 左下:76,1413
  • 左上: 76,1477 右上: 587,1477 右下: 587,1883 左下:76,1883
  • 左上: 870,56 右上: 1644,56 右下: 1644,457 左下:870,457
  • 左上: 604,1064 右上: 1372,1064 右下: 1372,1620 左下:604,1620
  • 左上: 1396,523 右上: 1644,523 右下: 1644,964 左下:1396,964
  • 左上: 1396,1028 右上: 1644,1028 右下: 1644,1451 左下:1396,1451
  • 左上: 601,1699 右上: 1636,1699 右下: 1636,1939 左下:601,1939
  • 左上: 76,1960 右上: 1636,1960 右下: 1636,2480 左下:76,2480
  • 当前期 发行日期:2018年10月23日, 期刊号:第10803期

    广州花都基层医改实践①

    “一元钱”背后的大格局

    下一篇 | 返回目录
    • 放大
    • 缩小
      
      历时10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通过“一元钱看病”模式撬动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民生效应一步步放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曾公开表示,深圳“罗湖模式”是城市医改的主要方向,广州“花都模式”则是基层医改的模范样本。近日,《健康报》社组织调研团队奔赴花都,探究改革背后的管理智慧。

    首席记者 姚常房

      截至2018年8月,广东花都“一元钱看病”累计就诊975.55万人次,为农民减负1.54亿元,群众满意度达93%。今年1月~8月,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达15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6.1%,住院量同比增长13.93%。

      这个被当地百姓称为“一元钱看病”的做法,花都区已经坚持了10年。2008年,花都区政府《关于批转花都区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每次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10年后的今天,这一提法仍然没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曾公开表示,深圳“罗湖模式”是城市医改的主要方向,广州“花都模式”则是基层医改的模范样本。

    “一元钱”已开花结果

      花都区花东镇高溪村卫生站药房有很多白色透明的小盒子,被医生和患者称为“分药神器”。记者采访当日,一名3岁的男孩发烧39度,坐诊家庭医生江国京详细检查后,给他开了布洛芬混悬液,并小心地将药倒进分装盒,交给孩子奶奶。结算时,奶奶拿出一枚一元硬币交给医生。江国京说:“分药不仅是为了不浪费,更是为了安全。爷爷奶奶有时掌握不好喂药剂量,分装起来不容易出错。”

      回忆10年前,花都区卫生计生局局长曹扬说,制定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政策的灵感来自村办合作医疗。花都区有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办合作医疗是从20世纪60年代延续下来的,采取的是由村卫生站对村合作医疗资金进行统筹包干的形式。2007年,该局对其中两个村卫生站近3年的门诊资金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村卫生站年人均门诊费用为32.3元。于是设想,如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额度筹资,统筹金全部由政府给予补助,只要监管使用得当,筹资额基本能够满足村卫生站正常运作需要,并覆盖所有村卫生站。

      2008年5月1日,花都试点“一元钱看病”模式;2009年,扩大试点至55个村站,覆盖57个行政村;2010年9月,实现村卫生站全覆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获知花都区的改革后,对花都模式作了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

      时至今日,“一元钱看病”的做法广受推崇。有专家表示,“一元钱看病”的核心是确立了政府对基本医疗的主导地位,在靠医疗市场调剂失灵的农村实现了基本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这一做法适应农村预算低、人口多、基础差的现状,只要政府够重视,财政有支持,结合医保政策,该做法具备在大部分农村生根发芽的能力。
      
    稳稳托住“一元钱”

      “血压、血糖控制好了,也要坚持吃药,不能一看数值正常就停药。”在花都区花东镇高溪村卫生站大厅里,六七位老人围着村医郭洪斌,听他讲解糖尿病管理的注意事项。曹扬介绍,包括健康教育在内,花都区为“一元钱看病”模式配套了多项举措,其中“六化”是最关键的支撑,即硬件建设标准化、业务操作规范化、基药使用免费化、乡医配备本土化、镇村机构管理一体化和农民健康服务一体化。

      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黄飞看来,“六化”也浓缩了花都区解决最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三步:一是对196个村卫生站进行标准化建设,解决群众看得上病的问题。二是推广“一元钱看病”模式,解决看得起病的问题。三是通过镇村一体化,给村医正式编制,将其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通过人才招聘和资源下沉解决看得好病的问题。

      “村卫生站的洗手间竟然有洗手液。”在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采访时,记者发出赞叹。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花都区投入1200万元对196个村卫生站进行标准化建设,其中一些建设标准显示出花都的决心:业务用房不少于100平方米,全部设置“六室一房一卫”,实行“19﹢5”设备配备等。

      对于药品保障问题,花都区要求卫生计生部门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实际情况,一年调整一次基本药物目录。目前,基药目录已经从2008年的300多种增补到目前的545种,部分村卫生站还新增了150种免费中药饮片或颗粒剂。由于村医用药习惯不同,大多数村卫生站的常用药物在200种左右。今年,高血压药品增至24种,糖尿病药品增至15种。每到月底,村卫生站还将当月的药品使用报告和需求上传给所属卫生院,卫生院按计划在月底配发下月用药。

      “花山镇卫生院,邱华,工号:167”,这是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医生邱华胸前工作牌的信息。早在2010年,花都区启动了镇村一体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站的村医实行岗位设置、招聘、管理、调配使用、发展平台和晋升渠道“六个统一”。目前,全区村医329名,其中本土村医297名,本土化率达90.27%。按照一体化管理规定,年满65周岁的村医需要退出村卫生站。为此,政府还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并为部分村医发放困难补助。

    紧随国家省市的政策推进

      从2008年试点阶段的星星之火,到2010年全面推广后的燎原之势,再到2017年的深化健康服务一体化,“一元钱看病”已经撬动了整个花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在医改实践中一个模式能够坚持10年,是少有的,更是不得了的事情。”黄飞感叹,“尽管10年里变数很多,阻力不小,但是一元钱看病坚持了下来。”花都区副区长李荣渝说:“改革中途历经三届政府,但是改革方针一直没变,并且不断完善,老百姓的积极回馈给了政府很大的信心。”在她看来,花都可以分享的经验是,改革一直紧随国家、省、市的政策推进。拿着政策这把“尚方宝剑”,辅以强大的执行力,就可以推动改革举措落地。

      10年间,医保改革是一次比较严峻的考验。“一元钱看病”脱胎于新农合时代,在2015年城乡医保合并之后,医疗费用从哪里来成了十分棘手的问题。为此,花都区政府积极与广州市人社局沟通,于2016年先后出台《关于“一元钱看病”与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衔接的工作方案》《关于花都区城乡居民医保与“一元钱看病”相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形成了“医保﹢区财政补助”的筹资方式。在城乡医保合并之后的一年空窗期内,花都区政府用财政支撑“一元钱看病”模式不断档。

      目前,花都区政府财政累计投入1.54亿元,全面落实公立医院6项投入,设立医联体改革专项补助、基层医疗机构以事定费财政补助和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专项基金。花都区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从2012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6.39%。

      如今,“一元钱看病”已经有了成熟的筹资渠道、支付标准、人事管理、基药制度、信息系统、绩效考核等,在政策执行、调整和完善方面形成了闭环,但是对人才的渴求仍然强烈。“300多个编制,已经用了100多个,还有很大的空缺。花都面向全国优秀人才的大门永远敞开着。”李荣渝说。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53SIHC1N】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