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所有热区顶点:
  • 左上: 76,494 右上: 1377,494 右下: 1377,964 左下:76,964
  • 左上: 76,1548 右上: 587,1548 右下: 587,1939 左下:76,1939
  • 左上: 868,93 右上: 1644,93 右下: 1644,457 左下:868,457
  • 左上: 68,991 右上: 1380,991 右下: 1380,1470 左下:68,1470
  • 左上: 76,2017 右上: 587,2017 右下: 587,2427 左下:76,2427
  • 左上: 1396,520 右上: 1636,520 右下: 1636,907 左下:1396,907
  • 左上: 1396,970 右上: 1644,970 右下: 1644,1376 左下:1396,1376
  • 左上: 604,1510 右上: 1621,1510 右下: 1621,2092 左下:604,2092
  • 左上: 596,2156 右上: 1644,2156 右下: 1644,2483 左下:596,2483
  • 左上: 1383,1439 右上: 1650,1439 右下: 1650,1920 左下:1383,1920
  • 当前期 发行日期:2020年4月24日, 期刊号:第11252期

    消除医卫服务空白村·内蒙古

    在这里开启从医新生涯

    下一篇 | 返回目录
    • 放大
    • 缩小

    本报记者 姜天一 柴羽佳
    特约记者 李试诚

      任俊和高昌盛,几年前还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大六号镇两个自然村的村医,边种地边行医。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大六号镇已经有超过60%的村民常年不在村里生活了。村里“人气”不足,村医这份工作也难以为继。2016年,在国家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当地政府实施了易地扶贫工程,将大六号镇的6个自然村搬迁、合并,组成了丰裕移民新村。同时由政府拨款,为新村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室。从此,任俊和高昌盛便“兵合一处”,一起在这个新建的卫生室里开始了新的从医生涯。“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负责外来人员登记、测量体温、消毒、排查,另外协助村委会做新冠肺炎知识的普及宣传,忙得不行。”高昌盛说。

    从“散兵游勇”到“正规军”

      丰裕移民新村卫生室面积有60多平方米,诊察室、治疗室和药房三室独立,健康一体机、药品柜、档案柜等卫生室常规诊疗用品都给配齐了。

      在新的卫生室工作感觉有啥不一样?任俊感触最深的就是“正规”。

      “以前的卫生室就是我自己家。村子很小,村民都认识,谁有了头疼脑热就给我打电话,不管刮风下雨,我就骑摩托车到人家里出诊。”任俊回忆,那些年对输液管理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很多疾病都是输液治疗,结果就是一个病人液体还没输完就得去下一个病人家,“病人家里环境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也没时间观察患者,万一在输液中出现不良反应……想想挺后怕的”。

      有了新卫生室,村医执业更规范了。任俊说:“患者在卫生室输液,我能一直看着。而且现在政策严,能吃药的不输液,减少了很多风险。我也不用再骑着摩托车出诊了。”2018年,任俊的乡村医生证升级成了全国统一的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更让他找到了“正规军”的感觉。

      随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对村医的培训和管理也走向了正规。“我们每年至少两次去旗医院培训。上级医院的专家给我们讲一些常见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病的管理。我们这里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所以培训的时候还会讲鼠疫防治。”高昌盛说。

    “没那么神,只是熟悉罢了”
      
      “卫生室公示栏”中的几个数字勾勒出全村的基本面貌:村里常住人口300多户、501人,其中贫困人口69户、150人,因病致贫31户、62人。健康扶贫一直是村卫生室这几年的“硬核”任务。

      2018年7月,乌兰察布市政府出台《乌兰察布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要对贫困慢病患者做慢病排查,确定患有慢性病的,要由村医每月两次上门送医送药,同时检查慢病指标、指导病人用药。从此,任俊和高昌盛的工作中就多了一项内容:给慢病贫困户送医送药。

      38岁的高昌盛是丰裕移民新村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多年的送医送药,让他对村民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真正成了村民的“健康管家”。

      2019年12月18日凌晨2点多,睡梦中的高昌盛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贫困户高进香的家人打来电话说,高进香半夜里烦躁,说话不利索,左侧身子麻木。听到这个情况,高昌盛立刻睡意全消,脑子里飞快调出高进香的“病历”:女,65岁,有先心病,平时咳嗽、气短、乏力,有多年的高血压……结合家属在电话里说的情况,高昌盛已把病因猜得八九不离十。

      他飞快穿上衣服,抓起几件检查工具,冒着冬夜的严寒开车来到患者家里。经检查,患者血压高、左侧身体反射明显减弱,初步判断是血管栓子脱落造成脑梗,必须在4个小时~6个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老两口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高昌盛便自己开车把高进香送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经CT检测,医生确认了高昌盛的判断,紧急做了溶栓治疗。

      第二天早晨,高进香病情平稳。医生对高进香从外地赶来的儿子说:幸好村医送来及时,要是等到天亮了再送过来,患者很可能就瘫痪了。回村后,高进香的儿子专程来村卫生室感谢,逢人便夸高医生医术高明。高昌盛却说:“哪有那么神,只是熟悉情况罢了。”

    科普短视频成了村里的“爆款”

      距离卫生室不到100米,是一大片独门独院的民房——格局相同、颜色一致。这就是政府易地搬迁扶贫工程中,把山区、偏远地方的村民迁移集中组成的移民新村。

      景桂英一家是2016年4月搬到新村的。她的子女早年就带着孩子去城里打工了,小院里常住的,只有老两口和一只看门的小狗。一进屋,正堂墙面上贴着景桂英的孙子和孙女在12岁生日时拍的大幅照。在当地,孩子12岁生日是百姓家里的大事。

      迁来新村之前,景桂英一家住在山里。“那时候全村只有14户人家,大多是留守老人。冬天下雪把路一封,出不去、进不来。”景桂英说,搬到新村什么都方便,尤其是离卫生室、卫生院近,让人心里踏实。

      移民、并村带来的好处,除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便利,也有利于村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52岁的任俊很“佛系”——“不生气不生病”是他的微信名,也是他的养生之道。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任俊把村民拉进一个微信群,专门在里面回答村民的健康咨询。他还把一些健康知识录成短视频发到群里。没想到,这个乡音浓重、风趣幽默的科普短视频,竟成了村里的“爆款”,被大家争相转发。还有人把这些小视频上传到“快手”上,引来众多“粉丝”点赞。

      任俊意识到,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很旺盛,通过网络媒体做健康科普是很好的渠道,但是一定要做得让老百姓听得懂才行。他举例说:“专家讲鼠疫的症状,说淋巴结肿大,可老百姓哪知道淋巴结是个啥?你说身上长起了筋疙瘩,他一下就明白了。”

      看着自己的健康科普这么受欢迎,任俊对“互联网﹢健康教育”也来了兴趣。最近,他正谋划着把小视频升级成直播号,用乡亲们爱听、听得懂的话,让健康科普更接地气。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76JLHEJ】获取授权信息。